メインコンテンツまでスキップ

數位時代下的反詐騙指南.III:保護個資,慎用社群平台

在數位浪潮席捲而來的今天,社群媒體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們習慣在臉書、IG、LINE等平台上分享生活點滴、與親友互動。然而,當我們沉浸在社群連結的便利與樂趣時,也務必意識到,社群平台如同雙面刃。若不加思索地公開過多個人資訊,例如生日、住址、家庭成員、日常行程,這些看似無害的細節,都可能被有心人士蒐集利用,設計出「量身訂做」的詐騙陷阱,讓你防不勝防。因此,學會「保護個資,慎用社群平台」是你在數位世界中保護自己的第三道重要防線。


詐騙場景舉例與應對

詐騙集團在社群媒體上佈下天羅地網,他們擅長利用你公開的個人資料,編織出更具說服力的謊言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社群媒體詐騙場景,並提供應對建議:

場景一:社群工程詐騙

你可能因為在社群媒體上公開了生日、興趣或近期旅遊計畫,隨後收到陌生人主動私訊搭訕,對方可能聲稱是你的「舊識」、或是跟你「有共同朋友」,並對你的公開資訊表現出驚人的了解,藉此拉近距離。在建立信任後,他們會開始引導你進行投資、匯款,或是提供更多個人資訊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審慎交友: 對於社群媒體上主動搭訕的陌生人,即使對方聲稱是你的舊識或有共同朋友,也要保持高度警惕。

    • 查核身份: 如果對方自稱是朋友,可透過其他聯絡方式(如電話、視訊通話)確認對方身份,或詢問只有你們才知道的共同回憶來驗證。

    • 限制資訊: 減少在公開社群平台上揭露過於詳細的個人資訊,例如精確的住家地點、工作地點、家庭成員的姓名與關係等。詐騙集團會利用這些資訊來提高詐騙的可信度。

場景二:假冒親友要求借錢或代購

你的社群帳號可能被駭客盜用,或者有詐騙集團創建了與你親友極為相似的假帳號。他們會利用這個帳號私訊你,聲稱遇到緊急狀況(如車禍、生病、手機遺失),急需用錢,要求你匯款或幫忙代購遊戲點數、禮品卡等。由於訊息來自看似熟識的帳號,你很容易放鬆警惕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多方求證: 當社群媒體上的親友突然提出金錢要求時,務必透過你「原有的聯絡方式」(如撥打他們的手機號碼、發送訊息到他們常用的LINE或WhatsApp)再次確認。

    • 避免點擊連結: 如果對方發送不明連結要求你點擊,或聲稱需要你登入某個平台,切勿點擊。

    • 提高警覺: 留意訊息內容是否與對方平常的說話習慣不同、是否有錯別字,或語氣過於急迫。

場景三:假冒網紅或名人誘導投資

你在社群媒體上追蹤的網紅或名人,突然開始分享「獨家投資平台」或「高額返利機會」,並鼓勵粉絲加入投資群組。這些可能是詐騙集團盜用或假冒名人帳號,利用粉絲的信任進行投資詐騙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確認官方消息: 對於名人或網紅分享的投資資訊,應前往其官方認證的社群帳號或官方網站確認,或查詢是否有可疑的投資平台。

    • 保持理性: 任何承諾「高報酬、零風險」的投資都是詐騙。投資必然有風險,不應輕信網路上的不實宣傳。

    • 切勿私下匯款: 即使對方聲稱是名人本人,也不要私下匯款或透過不明平台進行投資。


保護個資與社群平台使用的原則

為了在享受社群媒體便利的同時,也能有效防範詐騙,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原則:

  • 設定隱私權限: 檢視你的社群媒體隱私設定,限制個人資訊(如貼文、照片、個人檔案資料)的公開範圍,只讓信任的朋友或選定群組看到。

  • 謹慎分享資訊: 避免在社群平台上公開透露敏感個人資料,如詳細住址、電話號碼、身分證字號、銀行帳號、信用卡資訊等。

  • 留意可疑帳號: 對於陌生人的好友申請或私訊,保持高度警惕。若帳號內容空洞、好友數異常少,或發布大量不明連結、投資訊息,很可能是詐騙帳號。

  • 慎用地理位置分享: 避免即時分享你的地理位置,尤其是在你外出旅遊或離開家的時候,這可能讓詐騙集團掌握你的行蹤。

  • 保護帳號安全: 為你的社群媒體帳號設定複雜且獨特的密碼,並開啟雙重驗證功能,即使密碼外洩也能增加一道防護。

  • 定期檢視分享內容: 養成習慣定期檢視你曾經發布的貼文和照片,刪除或隱藏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的資訊。

  • 不隨意加入陌生群組: 對於不明來歷的社群群組邀請,謹慎判斷是否加入,特別是那些宣稱高收益投資的群組。


結語

社群媒體為我們帶來了便利與連結,但也同時考驗著我們對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。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不斷演進,他們善於利用我們在社群平台上留下的蛛絲馬跡,拼湊出專屬於你的詐騙情境。記住,你的個人資訊越公開,被詐騙的風險就越高。從現在起,請你我共同提高警覺,學會「保護個資,慎用社群平台」,設定好隱私權限,並對可疑的社群互動保持懷疑。多一份謹慎,就能少一份損失,共同築起防範數位詐騙的堅實屏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