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數位時代下的反詐騙指南.I:保持懷疑,冷靜思考

在這個數位化日益加深的時代,便利的生活背後也潛藏著不易察覺的陷阱。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,尤其是在網路和通訊軟體上,詐騙集團利用各種技巧誘騙民眾上當。當我們面對那些看似緊急、充滿壓力的訊息時,往往容易因為一時的慌亂而做出錯誤的判斷。因此,學會「保持懷疑,冷靜思考」是保護自己遠離詐騙的第一道防線。


詐騙場景舉例與應對

詐騙集團擅長利用人們的恐懼、貪婪或同情心,透過各種數位管道進行詐騙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數位詐騙場景,並提供應對建議:

場景一:緊急催款通知

「您有一筆貨款未繳,請立刻匯款否則帳戶將凍結!」這類訊息是典型的「時間壓力」詐騙。詐騙分子會冒充銀行、電信公司或政府機關,製造一種不處理就會有嚴重後果的假象,迫使你立刻行動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停: 收到類似訊息時,立刻停止手邊動作,不要慌張。

    • 查: 訊息中提到的「貨款」、「帳戶凍結」等關鍵字,通常是詐騙集團慣用的伎倆。透過官方管道(例如:撥打銀行客服電話、查詢官方網站)查證訊息真偽。切勿點擊簡訊或電子郵件中的連結,這些連結可能導向假網站。

    • 問: 如果仍有疑慮,可以向信任的家人、朋友或相關機構(如165反詐騙諮詢專線)諮詢。記住,正規機構不會透過簡訊或社群軟體要求你直接匯款或提供個資。

場景二:假冒親友借錢或求助

你在社群軟體上收到「好久不見!我換了新號碼,最近遇到一些麻煩,急需用錢……」的訊息,發送者可能是你很久沒聯絡的朋友或親戚。詐騙集團會盜用他人帳號或建立相似的假帳號,利用你的信任進行詐騙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停: 看到這種突然的借款或求助訊息,心裡要立刻響起警訊。

    • 查: 無論對方自稱是誰,都不要直接匯款。務必透過原有的聯絡方式(如:撥打舊電話號碼、視訊通話)與對方本人確認。如果無法聯絡上,也要多方查證。

    • 問: 和共同的朋友確認,或者直接詢問對方一些只有你和本人才知道的資訊,如果對方答不出來,那八九不離十是詐騙。

場景三:投資詐騙與高獲利誘惑

你收到陌生人發來的訊息,內容通常是分享「獨家投資機會」,聲稱有高報酬、低風險的內線消息,或是透過特定平台操作就能快速致富。這類詐騙往往利用人們想快速賺錢的心理。

  • 應用與建議:

    • 停: 任何保證獲利、聲稱「穩賺不賠」的投資都是詐騙!投資本來就存在風險。

    • 查: 對於任何號稱高獲利的投資機會,一定要多方查證其合法性。確認該投資平台是否受監管,並查詢相關評價。在投入資金前,務必了解清楚投資標的及風險。

    • 問: 如果不確定,可以諮詢專業的金融顧問,或者詢問有投資經驗的親友,切勿聽信陌生人片面之詞。


保護自己的數位應用原則

除了上述的場景舉例,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數位應用原則,幫助你降低被詐騙的風險:

  • 不隨意點擊不明連結: 簡訊、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上的不明連結,很可能是釣魚網站或惡意軟體,點擊後可能導致帳號被盜或個資外洩。

  • 謹慎下載應用程式: 務必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程式,避免透過不明連結或第三方網站下載,以免安裝到惡意程式。

  • 保護個人資料: 不要輕易在網路上透露身分證字號、銀行帳號、密碼等敏感個人資訊。

  • 啟用雙重驗證: 為你的社群媒體、銀行帳戶和電子郵件等重要帳號啟用雙重驗證,即使密碼外洩,也能多一層保障。

  • 定期更新密碼: 使用複雜且不重複的密碼,並定期更換,以降低被破解的風險。

  • 關注反詐騙資訊: 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,可以透過政府或媒體發布的反詐騙宣導,提升防範意識。


結語

詐騙集團的手法不斷翻新,但萬變不離其宗,他們總是試圖利用你的「時間壓力」和「情緒操控」來達到目的。因此,在數位世界中保持警惕,學會「停、查、問」的原則至關重要。當你遇到任何讓你感到慌張、急迫、或者過於美好的訊息時,請務必先讓自己冷靜下來,保持懷疑,理性思考。記住,多一分謹慎,就少一分受騙的風險。保護自己,從你我做起,共同築起反詐騙的防線!